2015好戲開鑼-雲林五洲小桃源導演許嘉芬

chafin

每當我與人說我是學偶戲的,一般人的反應就會說你是演布袋戲的嗎。通常我會應聲說”是”,這樣的結果就是讓我從此進入到布袋戲的世界。

雖然說不是跨行的職業,但卻是吃盡了苦頭,因為重新學習這傳統的偶戲,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與傳統禁忌,期間甚多前輩耐心給予我指正與教導,也讓我重新認識到傳統偶戲之美。在進入到布袋戲的行列中,我希望運用自己所學之歐洲當代偶戲的專業知識,能將歐洲當代布袋戲之優點與台灣布袋戲結合,運用訓練歐洲偶戲演員的系統方式與學習方法,讓劇團能重新探討演員與偶之間的關係,例如人物角色的詮釋,尤其是當主演與二手演飾同一個角色時,情緒與動作的節奏連接,主演的口白情緒隨場次的增加,腳色的變化和活潑性等等·····要點都是傳統劇團能夠加強的。冀望在此能重新激盪出新的想法與意義。重新翻轉這門老藝術,給予他們新的生命與可能性。

匈牙利偶戲導演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偶的靈魂在偶師的手掌心裡

這是我看見台灣的布袋戲裡最需要改變的一件事,那就是心與偶合而為一的表演方式,讓我們一起破除舊有的圍籬吧!未來才能看到更廣大的世界。

2015好戲開鑼-真雲林閣導演傅建益

34322

「兩年帶兩團挑戰入選演出國藝會布袋戲專案不會累嗎?真的值得如此奔波費力嗎?」這是許多圈內好友時常提起的問句,也是我安靜停下時屢屢自我思索的問題。事實上,身兼編劇和導演在此專案運行中隨著劇本不斷地翻轉編修、排演行政事務的繁瑣迭現,的確是真的忙碌難閒的;但是看著主演堅毅咬牙挑戰突破原來表演極限、激發開創未來表演可能,更有許多年輕操偶技師願意真心投入、用心排練,布袋戲展現出無窮生命希望…….那就是讓我忘卻勞累、心甘情願的最大動力泉源。

透過自體反思藝能提升、資借其他藝術優點和合作交流截長補短來思索開創布袋戲的無限可能性是我一貫的藝術理念,也是個人認為現今台灣偶戲跳脫困境的活水之道。因此今年的創作除了持續在劇本上進行邏輯翻案重新編創外,更且大膽地挑戰全以歌仔戲音樂伴奏、主演口白保持布袋戲分音特質外也加入歌仔戲的情感豐富唱唸、戲偶表現也嘗試融入歌仔戲表演的真人動作,冀求布袋戲的演出不再僅是刻板式的擺動對應或沒來由地大打出手,而是擬人化的聲情俱現、意態生動。

2015好戲開鑼–新世界主演王泰郎

24816

文、圖/王泰郎(新世界團長、主演)

《風雲再起~幻海星塵》是改編自新世界的經典劇碼橋段,但在人物設定上有很大的突破。這齣戲人物角色不多卻很豐富,涵蓋了生、旦、淨、末、丑等基本行當,為了讓人物的特色更加鮮明,特地將梅家老三由原本設定17~8歲的青年改成12~3的少年孩童,並且在人物說話的語氣上加強個性上的語調,如男主角伍聶星的江湖味、女主角充滿愛恨糾葛的內心,所衍生的口白。更重要的重點,也是本劇最大的挑戰在於兩個丑角,如何能有效區分個性上的不同(一個機靈、一個憨三花),尤其是必須結合時事及在不改變原意上,修飾掉過於鄉土粗俗的對白等等。都是這次口白演出的一大挑戰,敬請大家期待這次新世界不同以往的新作!

2015好戲開鑼–雲林五洲小桃源主演陳文哲

21231531

文、圖/陳文哲(雲林五洲小桃源團長、主演)

導演:阿哲,這次專案演出你要口白兼操偶喔!
我  :導演,那有什麼問題,我演出都是口白兼操偶。
導演:還要加身段喔!
我  :吭?身段?
導演:就是口白兼操偶,偶隨著劇情轉折起伏,偶隨意行,人偶合一
,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至精至微的境界。乘風破浪必須要破釜沉舟才行。
我  :(心想著:嗯~導演是在教我武功嗎?太極拳?少林拳?一陽指?彈指神功?葵花寶典……)

排練當天,我真正體會什麼是人偶合一,口白、操偶、情緒、身段、走位、定位、完完全全在考驗主演的功力;天啊!以前從沒這種經驗,這難度也太高了吧!
突破!創新!考驗!耐心!耐性!唯有自我要求,迎接全新的挑戰,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