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專案首度啟動–團隊戲碼介紹篇

國藝會首度啟動「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鼓勵布袋戲團與新生代創作人才合作,跨界製作具有新意的好戲,將布袋戲結合現代劇場思維,以匯演的方式讓團隊與各地文化局、宮廟、媒體、社群網絡連結,希望能吸引新觀眾支持,再創廟口布袋戲高峰!為了讓大家對三個團隊及三齣新戲,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首先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入選的團隊,以及演出內容的介紹:

 真快樂掌中劇團—《母子情深—薛剛樊梨花》

真快樂掌中劇團—《母子情深—薛剛樊梨花》

 

真快樂掌中劇團創辦人江賜美女士,為台灣布袋戲界的第一代女演師,從事掌中戲藝術迄今六十餘年,唱唸道白與掌中技藝,與台灣同輩演師競技稱雄。 傳子第二代柯加財,從小學習傳統布袋戲曲,接觸戲劇藝術已四十餘載,從事布袋戲編導與主演多年,在掌中藝術的製作與演出上,皆能發揮本身特長。第三代柯世 宏與柯世華不僅傳承掌中藝術,更參與國內外藝術節的演出以及國際偶戲研習,一方面傳承台灣布袋戲精緻之美,一方面學習西方偶戲,希望在傳統與現代偶戲的衝 擊下,開創布袋戲的新契機。目前一家三代傳承,共同為掌中戲文化延續而努力。

 

《母子情深—薛剛樊梨花》,將以「薛剛反唐」的故事為基礎,著重樊梨花與薛剛母子間的親情刻畫,以傳統演出為基礎,邀請來自現代劇場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導演鄭嘉音執導,藉由劇場元素的加入,展現出「傳統新藝」的布袋戲風格。

創作群

主演/柯加財   編劇/柯世宏   導演/鄭嘉音

王藝明掌中劇團—《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

 王藝明掌中劇團《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

 

王藝明掌中劇團成立於1980年,由資深布袋戲藝師王藝明籌組並領銜演出,創團迄今三十餘年,除了到各處巡迴演出、跨國交流之外,也應邀在各級學校開課講授布袋戲藝術,獲獎無數,榮獲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台南市市定傳統藝術、南瀛藝術獎傑出團隊、南瀛藝術文化貢獻獎。

創團迄今,從定點演出、各地巡迴、電台現場播演,到邀請其他藝師合作,籌組超大型表演等型態,歷經台灣布袋戲演進的每一階段,累積豐富的演出經驗。近年推出跨界新作,如2010年「台灣英雄傳—決戰西拉雅」、2012年「大目降十八嬈傳奇」等,將布袋戲與台語文學、流行音樂跨界結合,高規則打造全新戲劇,頗受好評。

《台灣英雄傳之決戰噍吧哖》以1915年余清芳、江定、羅俊等人領導抗日的「噍吧哖事件」為主軸,編寫史詩型布袋戲,劇中展現較高難度場面,並融入在地文化,配合傳統操偶表演,營造壯烈的抗日氛圍。

創作群

主演/王藝明   編劇/周定邦   導演/王藝明

臺北木偶劇團—《哪吒小英雄》

 

臺北木偶劇團成立於2010年,由台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啟蒙,師事陳錫煌、李傳燦二位老師,以保存傳統偶戲表演藝術、提昇偶戲表演素質、創造台灣偶戲國際舞台為創立宗旨。臺北木偶劇團演職員以中生代為主,平均習藝年齡達15年以上,以承襲傳統布袋戲、創造精緻藝術的精神,發揮過去習藝累積的豐富經驗,不拘泥於傳統木偶劇的創作形式,以多元和多變的木偶劇場特色,創造更細膩、精緻的表演方式,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不同以往的布袋戲饗宴。

《哪吒小英雄》取材自哪吒鬧東海的神話故事,融合家庭劇與神怪題材,以天賦異稟少年的生命危機、父子衝突的視角切入,刻劃角色關係,重新詮釋傳統故事。

創作群

主演/黃僑偉   編劇/黃僑偉  導演/張嘉容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