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二元對比人妖戀–我看《碎魔劍》

文/楊美英(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講師)

        戲一開演,迷路的書生誤入蛇窟,音樂曼妙、燈光陰森,眾蛇妖環繞挑逗,片刻之間,蛇王現形、吞噬書生。
        《碎魔劍》的序場,立即讓人聯想來自《聊齋誌異》的《倩女幽魂》;之後,引出劇中代表正義一方的安君煬──和電影《倩》的男主角一般忠厚純情,但多了武藝高強、更加剛直──領受師命,拔出「石中劍」,下山掃蕩邪魔。

        大致該劇的基調如是延續,充滿神怪色彩,因其改編自「聊齋」的「花姑子」,自始而終的人妖對抗、人妖相戀為主要情節動作,因果輪迴、善惡一念間的道德勸說盤旋全本,除了前述令人熟悉的戲劇橋段,男主角中毒後產生的正念魔邪兩交戰、人格分裂,又與多年前的《鬼菩薩》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這回加入了像是《駭客任務》《全面啟動》電影裡面進入人類一層層潛意識,好讓女主角喚醒男主角的喚醒而解毒的設計,增添幾分科幻。
        明顯可見,公演的團隊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在資歷豐富的連鎖老招牌底下,舞台美術如山巒佈景等同狐面的圖騰…種種表現均為一般水準以上,燈光鋼絲等舞台技術亦屬家常老熟,音效、乾冰更能為戲劇張力助陣生威,但以該場次而言,當道士與小蝶俏皮訴情之後,轉入危機之際的燈光大作變化,噴出的白煙多到干擾了演員與觀眾,若未能及時反思自制,甚至可能反客為主,抑制了表演者的發揮空間,殊為可惜。
整體而言,戲劇節奏緊湊流暢,從角色關係到戲劇結構,存在了諸多的二元對比概念,如:生「安君煬」與丑「李三寶」的正氣凜然沉穩與傻氣詼諧搞笑、妖界中的善惡兩方、師徒同門的正義陣線到內鬨干戈、兩組不同行當組成的愛侶的不同談情風格、安君煬中毒後的內心正邪人妖對立……
        相較於男主角的正義典範,始終如一的忠良深情,舞台上延展的紋理變化有限,其他如小旦的眼波流動、巧笑倩兮、自有風情,蛇王與土狐妖的身形動作詮釋細膩,表演生動,丑角的出入自在,甚至可說出「你是小生,你想辦法!」「小蝶別唱了,我們不是主角,演出時間有限,你就答應我的愛吧。」之類帶有後設意味的大白話,各個高度發揮了綠葉紅花的最佳效果。
        有趣的是,連續三晚觀賞「2011好戲開鑼:百年瘋歌仔」,發現三齣新作內的歌舞表現手法也存在一種舊新並立、彼此對比的關係;特別是《碎魔劍》的道士起壇作法,大唱大跳「寶島曼波」:「新衣新褲給我穿,口袋先給我裝五千,金條支票任我選,看到妖怪啊-走代先」「不,捉代先」,看似不正經的流行歌舞陣頭,仍然是在歌仔戲的傳統框架內演化而成,大大不同於《馴夫記》穿插現代變裝秀風格的熱歌熱舞,已經是表演體系新血統的混入。
        綜觀全劇始末,可以看見諸多環節相扣,包括:花姑子與小蝶二妖女在雪濤崖討論著「我們是人?!」下一場便在混亂之中聽見痞子道士大喊:「是『人』的跟我走」;雪濤崖先是生旦兩人互訴定情之地,而後也是將崩潰癲狂、心神迷亂的男主角喚回善良本心的重要關鍵詞語;因此可見編劇之用心佈局,結構完整,腳色情感真誠而深刻,然不可諱言,完整而合乎情理以內的故事,少了意料之外,獨特新意不足,仍是遺憾。

1 則迴響於《[劇評]二元對比人妖戀–我看《碎魔劍》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