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西安:十三朝古都長安城,八百里秦川吼秦腔(下)

「台灣娃也能唱秦腔!?」

 
    《周仁回府》是秦腔的經典劇目,<悔路>一折則是小生周仁的重頭戲之一。將近三十分鐘的獨腳戲,演繹了周仁在回府的路上天人交戰,最後決定將自己的妻子李代桃僵,代替嫂嫂獻給奸人的心理過程。梅花獎得主李小鋒老師,是陝西省藝校第一屆畢業的名角兒,文武兼備,被譽為「活周仁」。初見大師我當然是興奮不已,但是李老師卻是愁眉苦臉…因為他發現眼前的這位開心得蹦蹦跳跳、樂天派的「台灣同胞」……並不會講「陝西話」!(是的,秦腔當然是用陝西話演的!囧……)更遑論是唱秦腔了!於是老師只好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我念,我則一個字一個字地標上注音符號,並錄起來,開始了我每天耳機不離耳朵的生活。
 
秦腔的唱腔對我而言更是艱難,許多我們台灣耳朵乍聽起來是鬼吼鬼叫的喊叫聲,其實是具有旋律的(驚!),於是我土法煉鋼,行走坐臥都帶著耳機努力辨識其中奇妙的轉音(而且逐漸覺得十分好聽有韻味!),總之,把口白跟唱腔硬是囫圇吞棗死記了下來。李小鋒老師見我還算是肯下功夫,開始解釋如何表演周仁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轉折。排戲的同時,也逼迫成天悶著頭苦練的我──「要休息!出去玩!」一路帶著我參觀了世界聞名的兵馬俑、華清池、大小雁塔、王寶釧的「寒窯」,也吃了西安有名的羊肉泡饃。

    

(圖說:佩穎與李小鋒老師。李老師是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深受秦腔戲迷喜愛。充滿幹勁,同時又細心、感性。)

 

待在西安的日子,從一個月延長到兩個月,從下著雪的春天進入了炎炎夏日。其中苦樂參半。也有因為水土不服(陝西食物非常辣,所以我常常吃八寶粥度日)與疲勞過度,結果被老師拎去看醫生打了六天的點滴;也有和西安的血性好漢結為好友,開懷下棋(被痛宰)、共飲、吃烤羊肉。也曾因為沮喪與思鄉,計畫偷偷逃離西安;然而想到各位老師的殷切關懷與費心,還是咬牙繼續留了下來。

 
 
台灣周仁,西安開唱
 
 終於,展現學習成果的時候到了。五月底,張卜午老師在當屆畢業生的畢業公演空檔中,為我安排了成果展演的時間。化上油彩妝,綁上甩髮,穿上官服,來自台灣的「周仁」上場了!舞台下的老師與同學們聽到我唱出他們耳熟能詳的秦腔經典唱段「我周仁並非是忘恩義」……開心地鼓掌歡呼,並且漸漸為表演所吸引。這是一次美好的演出經驗,台上與台下的交流營造出神奇的氛圍。演出完,我呆了好一陣子……在舞台上,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歌仔戲細胞在活躍著、舞動著。我很高興自己在西安帶給了大家一場有點不太一樣的周仁<悔路>──在秦腔的表演中,運用了歌仔戲的小生表演與情緒張力去詮釋了這段戲,雖非刻意,這卻是在我身上所累積的表演特質!雖然身段、唱腔無法盡善盡美也不夠道地,然而人物情緒卻是同樣真誠的。
 
這場小小的演出,讓我對省藝校的各位師長以及李小鋒老師交出了成績單,也對自己(以及長久的困境)有了交代──無須自卑、不要氣餒,努力不會白費。同時,也聽到了我心裡一個小小的聲音告訴我:我愛歌仔戲~歌仔戲也愛我~繼續努力吧!(哈,一個人在異鄉待太久可能都出現這種自言自語的症頭。)
 
 
從溫暖的古都西安流浪歸來,滿滿的感謝。感謝因歌仔戲、以及因這趟流浪者計畫所結緣的所有人與一切。

(圖說:佩穎的歌仔戲小生扮相)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