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將軍寇】重逢歌仔戲

文/精誠中學 403班 陳品方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我在看到「將軍寇」三個字時腦海中浮現的一句話。爭的是什麼?誰贏了?贏了什麼?輸了什麼?看著封面上畫著濃妝的人物,我隱隱約約有了對這部戲曲的好奇和期待。

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在廟前看過歌仔戲,當時對歌仔戲的印象就是塗著厚厚濃濃的胭脂;穿著華麗精緻的戲服;唱著細細柔柔的旋律,搭配著我聽不懂的台語方言。漸漸地,隨著台前觀眾的減少,歌仔戲的表演也默默地替換成了電子花車。

可能是因為無法理解歌詞內容,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歌仔戲還不如電視上的卡通人物有趣。直到在求學過程中,真正認識了歌仔戲,那些在廟前閃爍的電管灼傷了我眼睛,我開始懷念起以前的歌仔戲表演。

我明白這次的活動是一個能夠「體驗」歌仔戲的機會,我想要回到小時候的時光;我想要親耳聽見悠長的音律;我想要考驗我的方言能力;我想要欣賞演員在台上的魄力;我想要重新遇見歌仔戲。

我對這場表演印象深刻。

歌仔戲真的很美,美在手工細緻的戲服;美在豔麗精緻的妝容;美在氣勢磅礡的武打動作;美在若有似無的柔情眼神;美在柔情綿綿的字句;美在對台灣方言的熱忱。歌仔戲的美就像是一杯濃烈的高山茶,聽著熱水沖泡茶葉的答答聲,美麗花旦的裙角就如熱氣般,緩緩拂過你的眼角,留下一室淡淡的茶香。

這齣戲吸引著我的目光,我甚至仔細的讀起了劇中的的對白,字句讀來淺顯易懂,隱藏著文字巧妙的安排。正是如此精妙的文字之美,歌仔戲每個演員的每份情感都深植人心。這份屬於文字的巧思也是歌仔戲的一大特色,它不如詩詞來的文言,不如詩詞的艱澀,卻也不輸詩詞的真情流露。

我喜歡歌仔戲,喜歡它對文藝的堅持,喜歡它對傳統的取捨。

在這個番薯型的島嶼中,傳統戲曲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我看來,歌仔戲好比是另一種形式的單親媽媽,她孕育著台灣的古早;傳承著台灣的世紀,她用溫暖的手傳遞著樸實的台語方言;她用流行的孕婦裝乘載科技的文化演進。台灣正在改變,歌仔戲也不遺餘力的跟上腳步,繼續將文化代代相傳。

每一場藝文表演,我都衷心佩服這些「文藝的接生婆」不管是主辦這場演出的相關單位,還是協辦這場活動的工作人員,甚至是主演這場表演的演員們。多虧他們的用心付出,我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對台灣文化強而有力的支持。相信這段台灣溫情會持續燃燒,照亮每一齣藝文表演。

「將軍寇」贏得了我的關注,贏得了我為期三個小時的自由,我卻甘之如飴。

我深深的期待著下一次與台灣文藝的相逢;深深的好奇著下一次與台灣文藝的火花。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