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徐郡廷
我是學西樂與數位媒體的人,對於台灣傳統樂曲並不熟悉,但經過與「明興閣」多次的合作以後,對於傳統北管樂曲稍有認識,並且漸漸的喜愛,因此,這次在「南臺風雲-朱一貴」一劇的音樂設計,決定以傳統北管樂曲為主軸,並且讓傳統北管樂曲成為劇中主要音樂因素,雖然,其中主題曲是數位音樂創作,但盡量不讓觀眾感受到有數位音樂因素的存在,因為,此劇乃為傳統布袋戲的呈現,在中西音樂的合璧,我非常小心的處理其融合度。
隨著劇情的起承轉合,我運用北管樂曲緊湊熱鬧的節奏,呈現廟會、武打、和劇情緊張氛圍及場次之間的轉換,而說書人的角色,是調適緊張氣氛並讓劇情更顯明,因此,以北管樂曲的文場弦樂呈現輕鬆幽雅的氣氛,但在夢境的氛圍,需要更神秘深沈的情境,因此,運用數位音樂與音效呈現。而在生離死別與內心掙扎的情境中,則交錯運用北管樂文場弦樂與數位弦樂增加劇情張力。
讓音樂為演出加分而不是突顯音樂是我這次音樂設計的理念。為這次參與布袋戲專案發表與製作獻上感恩,因為這是一次很大的學習,有別以往與管弦樂團和舞蹈及數位媒體的意象式的展演,在有劇情的展演方式上,學習有更細膩的思維與創作空間,也幫助我在教學與表演藝術領域上有不一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