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姜建興
傳統台灣布袋戲的後場音樂有熱鬧喧天的武場鑼鼓,文場有細膩悠揚的絲竹管絃等樂器,交織共構出一台絢麗熱鬧的布袋戲聽覺饗宴。台灣傳統布袋戲音樂以傳統南北管曲牌為主要內容,甚至京戲唱腔也吸收使用,大量吸收各種不同的音樂素材,使台灣布袋戲的音樂呈現了豐富多元的風格特質。
真快樂布袋戲團將以古典的風格來打造這齣《母子情深》,這齣戲的音樂主要以傳統北管曲牌及唱腔為主體。唱腔使用北管的【緊板】 、【緊中慢】、【平板】、【流水】等曲牌,另外丑角的唱腔則運用南音傀儡調曲牌重新改編,曲風與旋律保留南音傀儡調的詼諧俏皮的風格。期將南北交的傳統特色,保留在這齣戲中。
真快樂布袋戲團長期邀請合作多年的後場藝師帶領年輕的樂手,進行布袋戲後場的傳承與培訓,《母子情深》這齣戲將由資深的後場藝師與年輕樂手共同演奏。俗語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布袋戲後場講究節奏明快,與張力十足的戲劇音樂來烘托前場的念白與操偶。真快樂布袋戲團的前後場共同飆戲,一起呈現這齣精采的古典布袋戲《母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