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菩薩》觀後心得

文/精誠中學 501班 劉軒筠

今夜,是通往藝術的嶄新的泱泱大道。

自布幕初升,悠揚的樂音奏起,啊,彷彿立刻將思想扣合至此戲劇名目:鬼菩薩。它莊嚴,它可懼,它,彷若擁有屹立不搖的心志,為了堅定之志,義無反顧。此時此刻,似乎早已湧入暖意,雖說「菩薩」,超越人一般的存在,但,這份對正義的執著,可見人性的光輝,於祂冷酷地閃著寒光的利刃下,傾訴著深如海洋之情愫……。

故,事,訴說起──

輕快而愉悅,故事的推演,總聽見笑語不斷,我也十分喜愛有趣的藝術展現,方知傳統技藝神妙之處。步香君小姐與其父所遇賣水果之人,開啟了懸案,同時,他逗趣的演譯也成為了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之所在,宛如天外飛來一筆的話語總引人發噱。而段克邪神勇地解救步家難關,好比傳奇英雄一般傳奇地現身,令眾人頓時驚訝與驚喜,席上觀眾更是心情無比澎湃。脫逃的惡徒高飄又恰巧相救四川王之子,從此一同為非作歹,並處處為難段步戀情。

藉四川王之權勢,步香君被擄,段克邪怒不可遏,就在此時,終於,化身正義之軀,那凜然的面具,那堅毅的軀幹,……段克邪正是鬼菩薩!身為三省巡撫,社會仍處處隱含司法無法伸張之隅,悲傷沉痛,只能化為鬼菩薩,「段克邪做不到的,只能由鬼菩薩來實行!」

鬼菩薩與四川王最後的交鋒,香君已明瞭,祂的真實身分。阻止不了他不惜冒險的行為,她只好自刎,段克邪為此悲慟至極,於刺殺仇人之後,也投身於槍戟之海,於與最先相同的激昂音樂,畫下增添一分淒涼的止符。鬼菩薩,如人一般,如人一般的愛情,如人一般的捍衛至愛,至死,不渝。

一場《鬼菩薩》的正義思辨之旅

文/ 精誠中學高二1班 溫心瑜

歌仔戲,這個一度不被看好的文化,在眾目睽睽中,又再次爬了起來。帶著耀眼奪目的光彩,向每一個人證明它的倔強。雖已擁有百年的歷史,舞台燈光、效果、音效、布置,現代的設計感卻完全不亞於一場盛大的音樂會。是靠著什麼樣的精神,怎樣的毅力,才走到了今天的成就與光輝呢?我想,這場表演給了這個問題最好的詮釋。

每個演員賣力的演出,融入台詞中那沉醉的表情,深深刻畫在觀眾的心上。明明舞台並不大,我卻從這部戲裡看到了現實社會的縮影。這部戲的主角段克邪身處在官官相護的虛偽世界中,一個人在滿是荊棘的險境秉持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正義原則,卻孤掌難鳴。絕望的他,決定化身為鬼菩薩,為受苦受難的百姓伸張正義,懲治了不少貪官汙吏與試圖憑恃官位逍遙法外的不法之徒。

鬼,是因為他來無影、去無蹤,總在夜深人靜時除去惡官;菩薩,或許是尚存有一顆慈悲的心,相信幫助他超渡後,能洗心革面、彌補這一生所犯下的過錯吧!我不禁感嘆,這個社會所有的不公不義,人們並不會特別去在意,畢竟事不關己啊,就這麼雲淡風輕地讓這件事悄悄淡去。許是少了那勇氣。面子和前途重要?抑或是那似乎不曾存在的正義?

回到家,又把整部戲看了一遍。妹妹在身旁看得津津有味,她心中似也有所感觸,問我:「為甚麼感覺古時候的人都那麼愛死?遇到甚麼挫折就以死作結局,為了玷污的名譽就懸樑自盡?」我極想為戲裡的主角辯護,卻發覺自己沒有言語可反駁。人人都說一生只有一次,要活得精采些;青年正盛,為享樂的人生鋪路,卻喪命於錢和地位布置的陷阱中,無處脫逃。這,真的值得嗎?如果是我,必定不敢像主角毅然決然地處置那些貴族。當下才知道,他的決定是如此的艱難,想要堅持心中的理念又談何容易?

再次看完這個故事,心中依然是滿滿的失落感。總覺得我們嚮往的桃花源,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在這個社會裡,錢可以解決幾乎所有事,似乎物質的擁有與虛榮心能獲得的,已凌駕所謂「心安理得」帶給我們的快樂了。不過個人有個人的價值觀,對主角來說,一死了之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至少報了殺父之仇,至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景仰他的百姓們,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這場戲之所以能如此深得人心,還有賴於明華園天團的團員們精湛的演出。表情與感情的到位,使觀眾身歷其境,於嚴肅的戲碼中,還時不時地插入幾句幽默的台詞,他們認真的付出,是所有觀眾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在演《鬼菩薩》時,他們也唱出了自己的心聲,那種堅持自我、屹立不搖的心態,才是歌仔戲得以崛起於這個被眾多電影包圍的時代的原因。每一次嘗試、每一次改變,明華園天團邁向的是一個金光閃閃的世界舞台,在歷史的見證下。

邂逅【將軍寇】重逢歌仔戲

文/精誠中學 403班 陳品方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我在看到「將軍寇」三個字時腦海中浮現的一句話。爭的是什麼?誰贏了?贏了什麼?輸了什麼?看著封面上畫著濃妝的人物,我隱隱約約有了對這部戲曲的好奇和期待。

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在廟前看過歌仔戲,當時對歌仔戲的印象就是塗著厚厚濃濃的胭脂;穿著華麗精緻的戲服;唱著細細柔柔的旋律,搭配著我聽不懂的台語方言。漸漸地,隨著台前觀眾的減少,歌仔戲的表演也默默地替換成了電子花車。

可能是因為無法理解歌詞內容,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歌仔戲還不如電視上的卡通人物有趣。直到在求學過程中,真正認識了歌仔戲,那些在廟前閃爍的電管灼傷了我眼睛,我開始懷念起以前的歌仔戲表演。

我明白這次的活動是一個能夠「體驗」歌仔戲的機會,我想要回到小時候的時光;我想要親耳聽見悠長的音律;我想要考驗我的方言能力;我想要欣賞演員在台上的魄力;我想要重新遇見歌仔戲。

我對這場表演印象深刻。

歌仔戲真的很美,美在手工細緻的戲服;美在豔麗精緻的妝容;美在氣勢磅礡的武打動作;美在若有似無的柔情眼神;美在柔情綿綿的字句;美在對台灣方言的熱忱。歌仔戲的美就像是一杯濃烈的高山茶,聽著熱水沖泡茶葉的答答聲,美麗花旦的裙角就如熱氣般,緩緩拂過你的眼角,留下一室淡淡的茶香。

這齣戲吸引著我的目光,我甚至仔細的讀起了劇中的的對白,字句讀來淺顯易懂,隱藏著文字巧妙的安排。正是如此精妙的文字之美,歌仔戲每個演員的每份情感都深植人心。這份屬於文字的巧思也是歌仔戲的一大特色,它不如詩詞來的文言,不如詩詞的艱澀,卻也不輸詩詞的真情流露。

我喜歡歌仔戲,喜歡它對文藝的堅持,喜歡它對傳統的取捨。

在這個番薯型的島嶼中,傳統戲曲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我看來,歌仔戲好比是另一種形式的單親媽媽,她孕育著台灣的古早;傳承著台灣的世紀,她用溫暖的手傳遞著樸實的台語方言;她用流行的孕婦裝乘載科技的文化演進。台灣正在改變,歌仔戲也不遺餘力的跟上腳步,繼續將文化代代相傳。

每一場藝文表演,我都衷心佩服這些「文藝的接生婆」不管是主辦這場演出的相關單位,還是協辦這場活動的工作人員,甚至是主演這場表演的演員們。多虧他們的用心付出,我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他們對台灣文化強而有力的支持。相信這段台灣溫情會持續燃燒,照亮每一齣藝文表演。

「將軍寇」贏得了我的關注,贏得了我為期三個小時的自由,我卻甘之如飴。

我深深的期待著下一次與台灣文藝的相逢;深深的好奇著下一次與台灣文藝的火花。

 

情繫陳昭香,看《鬼菩薩》再續緣

文/精誠中學504班 黃媺婷

這齣歌仔戲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是在段克邪化身為鬼菩薩,準備討伐王爺,布商的女兒自盡於眾人面前那段,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台下的我,一方面見證了他倆愛情的偉大,如同《羅密歐與茱麗葉》為愛殉情予以人的震撼,既淒美又浪漫;一方面編劇藉由他倆遭受強權欺辱時的無奈悲憤,發揮到極致,血紅的舞台象徵著他倆為了成全愛情、伸張正義而毅然捨生的情操。就在香君自刎後,鬼菩薩發出如受傷禽獸般的低咽悲鳴,一刀取走了朱王爺的性命!接著在他把手中的大刀擲丟出去,我看到了他的覺悟──對「死」的覺悟──果不出其然,在手中的大刀一落地時,萬箭千矛隨即刺穿鬼菩薩的身體,但,他卻絲毫不畏懼這一切的苦痛,咬著牙,耗盡最後的一絲氣力,爬向他已然氣絕身亡的愛妻身旁,擁抱著她冰冷的身軀,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鬼菩薩》,我是第一次買票進劇場看的歌仔戲作品。之前要不看野台戲,要不上網觀賞,至於舞台的魅力,在這之前我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略懂皮毛。但就在今天,就在今晚,我確確切切感受到了歌仔戲的美。

猶記得第一次愛上歌仔戲是老師給我們看表演工作坊的《暗戀桃花源》的時候,明華園精湛略帶搞笑的演出,顛覆了我對歌仔戲的想像及認知,所以我在網路上又重溫了好幾次這與眾不同的桃花源,對歌仔戲的熱愛也油然而生。其實,這次去欣賞《鬼菩薩》正是衝著在《暗戀桃花源》中飾演袁老闆的陳昭香而去,當初我被他渾厚有力的嗓音及俊俏風流的外表所吸引,接連在網路上看了好幾齣她的作品,像是《霸王別姬》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齣戲,所以在得知她擔綱這次《鬼菩薩》的演出後,我便下定決心要去親自欣賞這場演出。果然,讓我滿載而歸!

如果下次有機會再欣賞歌仔戲的演出,我一定「首當其衝」。